(原标题:31省份GDP全部出炉,十强洗牌:上海挤下安徽,重回第十)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李益文
随着新疆的“交卷”,2023年全国31省份的GDP数据已全部出炉。按照GDP总量排序,进入前十名的省份依次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湖南、上海。
从排名情况来看,很长一个时期都较为固定的前十榜单,在2023年罕见地出现了大变动。
此前曾长期盘据榜单第5位次的河南,2023年GDP总量为59132.39亿元,增速为4.1%,与全国5.2%的增长存在较大距离。这也使得在去年GDP总量首次突破6万亿元的四川超过河南,成为排名第5位的经济大省。
而在第10名卡位战上,上海与安徽间的争夺焦灼。2022年安徽取代上海成为第十,而在2023年,安徽虽然前三个季度的GDP总量均超越上海,但上海发力第四季度,最终全年经济总量4.72万亿元,以100亿元的微弱优势超过安徽,重回前十阵营。
2023年,超半数省份未能完成预定增长目标。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告诉时代财经,前十名变化反映的恰恰是当下的国际经济形势。“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需求不足的大环境下,部分依存度较高、产业较为单一的省份,出现GDP增长承压,排名下滑也属于正常现象。”
曾刚表示,当前大环境下,稳住总量的增长是十分重要的,但地区发展不能仅看经济规模,还需要强调地区经济的效益,强调地区产业的控制力和价值的获取力。在稳住传统产业链的同时,应把握时机进行,果断进行产业升级,但这一过程中应竭力避免产业退出过快。
河南的失速
这是四川自1983年被河南超越后,40年来的首次反超。
从数值来看,2023年四川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132.9亿元,超过河南1000.51亿元。而这一历史性的超越,是“一进一退”的结果。
河南与四川近年来GDP总量情况(单位:亿元)
实际上,河南经济增速已连续4年低于“国家线”了。根据国家统计局核查调整后的最新数据,与初审值相比,河南2022年GDP终核数据减少了3124.9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速由3.1%降为2.4%,低于同年全国3%的平均增速。
在此之前,2021年河南增速为6.3%,低于全国8.1%的增长;2020年河南增速仅1.3%,同样低于全国2.3%的增速。
反观四川,自2017年开始经济增速连续6年高于河南,2021年和2022年虽受疫情影响增速低于全国水平,但仅相差0.25、0.1个百分点,远小于河南与全国水平间的差距。来到2023年,四川逆势增长6%,高于全国水平0.8个百分点,相较于河南更是高出1.9个百分点。
经调整后,近年来河南与四川GDP增速情况(单位:%)
除了GDP增速下滑,作为河南经济“压舱石”的工业,近些年也出现了增速明显放缓的情况。
与刻板印象不同,一直被视为农业大省的河南,其实有着浓厚的工业基础。第二产业里,河南拥有41个工业门类中40个,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山东。
最近几年,河南也在大力推动产业改革升级。2016年11月,河南省政府下发《河南省推进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提出制造业规模以上增加值增速达到8.5%左右这一目标。
但从方案提出的2016年开始,河南制造业规模以上增加值增速就出现了总体下滑态势。2018年,增长降为7.5%,未达方案预设目标;2023年,增速进一步下滑至6.1%。不仅如此,河南虽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发展,但效果不尽人意,从2017年到2020年,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同样呈现总体下降趋势,2021年虽出现反弹,但旋即又重归回落。
图源:图虫创意
制造业发展不如预期,出口的情况也略逊于四川。2019年起四川出口金额(以人民币计价)反超河南,且优势有不断扩大倾向。
而河南省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其农业经济总量也被四川超越。根据四川统计局消息,四川农业经济总量先后超越江苏省、河南省,由2016年的全国第4位上升至2021年的第2位,仅次于山东。
“总体来看,河南近些年的发展是遇到了阻碍。”曾刚告诉时代财经,河南产业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富士康产业链,在经济成本、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出现部分外移,而河南新动能培育起步较晚,成长较为缓慢,目前尚在培育中。叠加全球经济疲软,需求不足等因素,河南近几年增速出现放缓也在情理之中。
“四川与河南不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明确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并列的国家经济增长第四极,且在中国外贸增长整体从美欧转向东盟、东南亚之际,四川的区位优势也明显优于河南。此外,绿色经济理论的推动与地缘政治的紧张,使得四川清洁能源资源禀赋相较以往更显价值。”曾刚表示,从大环境来看,短期内河南经济想要重回高速增长,仍有不少难题需要解决。
超越上海的必然性
不同于四川与河南的一进一退,安徽与上海展开的是一场并驾齐驱的竞赛。
安徽在连续三年GDP总量排第11名后,终于在2022年超过上海晋级第十名。2023年,尽管安徽被上海反超,但两者差距已缩小至100亿元左右,安徽经济的增长势头不可忽视。
2023年安徽省GDP总量为4.71万亿元,上海为4.72万亿元。今年,安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6%左右,而上海预定目标为5%左右,从预期目标来看,安徽GDP有望突破5万亿元,再度反超上海。
上海(图源:图虫创意)
事实上,近十年来安徽经济稳步增长,增速持续保持高于水平全国,全年GDP总量从排名14逐步升至第10,人均GDP由全国第18名升至第14名,实现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跨越式发展。
安徽实现这一跨越式发展的支撑,主要来自投资。根据长城证券研报测算,近十年来安徽省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长期维持在85%以上,持续高于全国水平。这反映出安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其固投的较快增长。而2023年,安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高于全国线一个百分点,增速连续24年领先全国水平。
此外,安徽还通过国有资产资本化的投资模式,创新系列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押注战略新型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十四五”规划中,安徽省明确要以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同时大力发展十大新兴产业。力争到2025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定在30%左右,培育形成1个以上万亿、10个以上千亿、一批百亿级产业。
另一边,2023年上海经济仍呈现稳步恢复的态势,社零总额比上年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3.8%。值得注意的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3.94万亿元,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3.9%,其中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产业产值分别比上年增长32.1%和21.3%。此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6万亿元。
“安徽经济体量超越上海只是时间问题,但经济效益上的赶超仍有较大差距。”曾刚认为,受限于辖区面积,未来或许会有更多省份经济总量超越上海,但这并不意味着上海经济地位的下降。目前已经处在工业化后期阶段,其各项工业经济指标难再有较大幅度的提升,未来上海将走向靠高端环境与高端技术产业,引领中国进入高端需求市场。
推荐阅读: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