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泰人寿增资引战迈出关键步伐。
1月23日晚间,物产中大集团发布关于参与增资入股信泰人寿的进展公告表示,信泰人寿近日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发来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关于信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及股东的批复》(浙金复〔2024〕8 号),批准信泰人寿注册资本变更为102.04亿元。
根据此前披露,信泰人寿此次新增注册资本约52.04亿元,增资金额约93.73亿元,全部由4家浙江国资企业认购。其中,物产中大以自有资金增资不超过60.65亿元。增资完成后,4家新股东将合计持股51%,物产中大持有信泰人寿的股权比例为33.00%。
另据此前披露,信泰人寿目前股东中已有“两大基金”,即存款保险基金、保险保障基金。从公开信息看,这是存款保险基金首次入股保险公司。
物产中大等地方国资入股获批
据此前披露,物产中大以及杭州城投资本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杭州城投资本”)、杭州萧山环境集团有限公司(下称“环境集团”)、杭州萧山钱江世纪城股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钱江世纪城”),拟共同增资入股信泰人寿,增资不超过93.74亿元,认购信泰人寿52亿股股份。
此次信泰人寿变更注册资本及股东获批,意味着上述信泰人寿增资计划迈出关键一步。
据公开信息,这4家股东都是浙江国资背景。其中,物产中大总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政府直属的特大型国有上市公司,自2011年起连续入围《财富》世界500强;杭州城投资本为杭州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后者控股股东为杭州市人民政府;环境集团和钱江世纪城均为杭州萧山国资旗下企业全资持有。
股份比例上,据此前披露,物产中大集团、杭州城投资本、环境集团、钱江世纪城分别增资约60.65亿元、16.54亿元、10.29亿元和6.25亿元,持股比例分别为33%、9%、5.6%和3.4%。增资完成后,4家地方国资公司持有信泰人寿股份总计52.03亿股,合计持股51%。
价格方面,据此前披露,上海立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在尽调和审计的基础上,对信泰人寿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进行评估,评估基准日为2022年9月30日,结合寿险公司的资产和业务特点,该项目选取基于内含价值的收益法的评估结果。
经评估,信泰人寿在评估基准日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90.7亿元,即1.81元/股。在评估基础上,经与信泰人寿股东方协商谈判,最终确定信泰人寿增资入股价格为1.8011元/股。
信泰人寿股东结构大变
此次增资扩股后,信泰人寿注册资本从50亿元一举增至102亿元,信泰人寿的股权结构也将发生重要变化。
在物产中大等4家浙江国资企业增资前,信泰人寿共有股东10家,其中存款保险基金和保险保障基金分别持股17.35亿股,持股比例分别为34.70%。
据券商中国记者了解,信泰人寿在此次增资前已有过一轮股权变动,“存款保险基金+保险保障基金”两个基金承接了原部分股东股份34.7亿股,持股比例合计69.4%。这也是公开信息可见的存款保险基金首次入股保险公司。此前,存款保险基金曾入股过蒙商银行、徽商银行等银行业机构。
此次增资后,信泰人寿股东将变为14家,其中物产中大位列第一,持股比例33%,存款保险基金和保险保障基金持股比例均降至17%。
物产中大此前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参与增资入股信泰人寿,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金融产业布局,推动保险资金跨周期、低成本优势与公司养老服务产业的紧密结合,探索实践“养老+ 保险”的业务模式,助力共富养老产业发展。此外,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基础上, 推动保险投资业务与公司智慧供应链集成服务及新兴产业投资融合发展,稳步提升公司金融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据物产中大此次公告,公司对信泰人寿不构成控制,信泰人寿不纳入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其同时表示,公司将密切关注本次对外投资事项的进展情况,并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据物产中大9月29日公告,信泰人寿增资后股东名单如下:
据了解,信泰人寿此轮增资引战也是一次多方合力的过程,浙江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总局及其浙江分局,行业保障基金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泰人寿创立于2007年5月,注册地浙江杭州,这也是浙江本地首家法人寿险公司。虽然创立已16年,但信泰人寿一直存在股东股权变化下的经营管理难题,历史上业绩波动较大。
从偿付能力来看,截至三季度末,信泰人寿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06.27%、121.88%,这两项指标满足50%、100%的最低要求。不过按规定,偿付能力达标还同时要求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类,而该公司已多个季度未披露“风险综合评级”。
据物产中大此前公告,2022年,信泰人寿营业收入501.32亿元,净利润2.26亿元。根据信泰人寿未经审计的报表,2023年6月末,信泰人寿资产总额2217.75亿元,负债总额2200.16亿元,净资产17.59亿元。2023年1—6月,营业收入356.66亿元,净亏损4.78亿元。其解释,上半年亏损主要是基准的国债收益率曲线下移,导致传统险责任准备金增提约8.8亿元所致。
责编:桂衍民
校对:李凌锋
推荐阅读:
中钢国际:2023年共计新签13个国外工程项目合同 海外项目推进顺利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