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发布 高金融素养人群总体持仓时间更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4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高金)与嘉信理财(Charles Schwab)联合发布第三年度《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整体得分为71.8/100,相比去年的68. 7分继续提升,这一结果可能源于高学历人群占比较往年提高、低分群体补足基础金融知识短板、居民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提升等多重因素。

根据《报告》,投资类行为对金融素养的推动作用尤为突出,具有金融投资经验的居民在各维度的金融素养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的《报告》新增对活跃证券投资者的调研。调研显示,金融素养提升也有助于投资者践行理性、健康的投资行为。例如,高金融素养人群总体持仓时间更长,高分样本(金融素养问卷总得分排名前20%的受访者)对同一标的持仓超过一年的比例为57%,而低分样本(金融素养问卷总得分排名后20%的受访者)仅为45%。在提升多元化配置、减少投机偏好方面,金融素养得分较高的受访者表现也整体好于较低的群体。

“金融素养提升有助于更理性的金融实践。对于金融参与高频且复杂的证券投资群体而言,可以增加对投资纪律、风险收益平衡等知识的宣教、加强风险提示,从而帮助其规避过度投机的行为。”项目牵头人、高金教授吴飞表示。

《报告》还显示,金融素养较高的居民对养老准备的认知更充分,能够有效通过商业年金、长期投资基金等多元化途径进行养老储备。比如,最高分组(80—100分)中64%的受访者已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41%购买了个人养老金产品,而最低分组(0—20分)中这两项数据分别仅为12%和8%。

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发布 高金融素养人群总体持仓时间更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然而,与金融参与度和金融素养水平持续向上的趋势相比,中国居民的长期财务规划仍较为薄弱。在今年的调研中,仅半数受访者表示拥有明确的长期规划,占比较去年有所下降。从年龄细分来看,18岁以下和65岁以上群体的差距尤其明显,即便处在养老准备黄金期的26—45岁受访者,拥有长期财务规划的比例也仅为55%。

夯实重点群体在财务规划方面的金融素养对于应对老龄化挑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行业可以优先聚焦青壮年群体的财务规划需求、提升其规划意识,并逐步延伸至一老一少的短板群体。”嘉信理财(上海)总经理Thomas Pixley在发布会上表示。

中国居民金融素养报告发布 高金融素养人群总体持仓时间更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今日24只个股突破半年线

嘉实恒生医疗保健ETF(QDII)开启认购

人保车险|新能源车保险怎么买

短线防风险 378只个股短期均线现死叉

广州发展拟在天津投建风电项目 加快推进全国布局

年报成绩单亮丽,两大轮胎龙头忙扩产!“迪王”“宁王”秀超强吸金力,本周获多家机构重点关注(附名单)

41只ETF公告上市,最高仓位71.86%

公募纷纷参与,王园园、朱少醒等出手!

天赐材料知识产权维权案件有新进展,侵权企业或将面临五倍赔偿

大曝光!千亿巨头出手

专题推荐:

评论关闭
粤港澳两地牌全面取消?申请门槛大跳水?官方回应:消息不实